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我院承办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 平行会议顺利召开

作者:哈尔滨师范大学 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16 点击数量:

20251012日,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平行会议在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本次平行会议由哈尔滨师范大学承办,学院周国辉教授主持,特邀了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英诺派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乐聚机器人等多所知名高校与企业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问题,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思想碰撞激烈。

文本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平行会议现场

图形用户界面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周国辉教授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图谱、智能控制等前沿技术在教育教学与治理中的深度应用,探讨学习行为建模、智能诊断、个性化学习支持和教育评价等关键问题,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促进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技术与教育信息科学的深度融合,展示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共同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路径和未来趋势。

会议伊始,华中师范大学孙建文教授带来了题为“面向个性化学习的主体计算” 的开篇报告。他提出学习科学智能研究范式AI4LS。阐释了人工智能赋能学习科学研究的三重境界;其次介绍了开放环境下学习主体无扰感知、学习主体状态追踪与规律挖掘、学习路径规划与资源推荐等系列技术,建立了学习主体“感--导”一体化技术体系;然后研制了大模型增强的智能教学平台,开展了多场景应用模式创新与效能验证;最后展望了主体计算未来研究方向。

图形用户界面, 网站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孙建文教授作报告

随后,北京师范大学李建新教授作了关于“智能时代指向新质人才培养的中小学课程教学创新”报告。通过展示教师培训近红外实验等案例,证明AIGC干预能有效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素养和学生的跨学科能力。最后,提出了系列政策建议,包括开发学科教育大模型、助力教育实践创新、提升教师人机协同胜任力以及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旨在推动教育生态的系统性变革,服务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图片包含 文本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李建新教授作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做了关于“AI赋能大数据循证视角下高质量课堂教学的特征”报告。围绕着“一堂高质量的‘好’课其数据特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及“如何基于大数据循证优化现有的课堂教学,以实现高质量的‘好’课”?两个核心问题,基于循证实践的视角,从前人研究的文献成果中梳理了目前已经发现的课堂教学的高质量特征,并基于技术的证据创制提出了当前课堂中基于大数据的高质量的数据特征,以及依据两种证据的融合设计出了整合知识转化的课堂教学优化的循证实践方案,为一线中小学教师开展基于高质量课堂教学特征的教学实践改进提供了详细的循证实践指南。

图形用户界面, 网站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王陆教授作报告

上海英诺派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杨华经理做了关于“AI时代教育新范式”报告。分享如何以 “跨界融合 + 实践育人” 为核心,构建起面向初高中群体的 AI 教育新范式。AI跨界实践融合斯坦福设计思维与第一性原理,带领青少年在 AI 与高科技、新能源、新零售等领域的交叉场景中探索,不仅帮助他们掌握 AI 基础认知,更着力培养创造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网站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杨华经理作报告

乐聚机器人梁佳教授做了关于“人形机器人技术与产业探索”报告。分析了人形机器人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多种先进技术,是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之一,有望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社会服务、家庭服务、健康养老等众多场景,市场规模巨大。本次讲座将深入交流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的探索与实践。

图形用户界面, 网站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梁佳教授作报告

本次会议报告内容详实、见解深刻,提问环节的互动更是激发了大量学术火花。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场平行会议不仅搭建了顶尖学术思想的交流平台,更通过深度研讨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技术的跨界融合,直观展现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赋能智慧教育的广泛适用性与创新潜力,为后续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与理论研究明确了方向。

本次平行会议的顺利落幕,切实加强了学术界的沟通协作,对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教育的长远发展及技术的迭代升级,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与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