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创业  -  毕业生作品  -  正文

毕业生作品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25届优秀毕业生风采展示(一)

作者:哈尔滨师范大学 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5-06-10 点击数量:

1.罗天

个人简介

罗天,男,汉族,共青团员,就读于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尽人事,听天命”的信念,在学业、实践与社会服务中展现青年担当,成为学院优秀毕业生的典型代表。毕业之际已确定签约国际知名游戏公司——美国艺电(EA),为大学时光交上亮眼答卷。

 罗天始终秉持“知行合一”的成长理念,在学生工作与兴趣探索中锤炼综合能力。他在校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参与实际项目开发,担任组长统筹协调组员,努力锻炼编程技术能力并提升自身基础实力,在前沿技术探索或兴趣爱好中拓展视野;并参与实际社会工作,以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经验分享

谈及大学时光,罗天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1.锚定目标,学践求职

首先,明确目标是开启成功求职大门的钥匙。从踏入大学校园起,便要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结合自身兴趣、专业优势以及市场需求,确定奋斗目标。此后,一切学习和实践活动都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这股明确的方向感能让人拥有源源不断的自驱力。每一次学习新知识、参与实践项目,都是在朝着目标靠近,这种内在动力促使不断突破自我。

学习是求职的根基,而夯实基础尤为关键。在大学课程学习中,要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课堂上全神贯注,课后主动完成作业并深入拓展相关知识。通过实际动手操作项目,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切实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一些额外的专业知识或技能,通过在线课程、专业书籍等多种途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未来求职筑牢知识壁垒。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校内,要积极参与各类实践项目,校外实习经历能让人对行业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将之前积累的基础知识充分运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

2.广集信息,抢占先机

此外,打破信息差在求职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时刻关注就业、考研、考公等多方面信息,充分利用招聘网站、社交媒体以及学长学姐等资源渠道。定期筛选适合自己的岗位,并针对性地优化简历投递;社交媒体上关注行业大V和相关话题群组;与学长学姐交流能获得许多宝贵的求职经验和内推机会。正是通过多渠道收集信息,才能在求职过程中抢占先机,及时把握适合自己的机会。

罗天同学的历程是学院众多学子拼搏进取的缩影,愿全体毕业生带着母校的期许,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续写华章,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2.罗杭

1E71E

个人简介

罗杭,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就读于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信念,在学业、实践与社会服务中展现青年担当,成为学院优秀毕业生的典型代表。毕业之际已确定保研至福州大学法律专业,为大学时光交上亮眼答卷。

 罗杭以学如弓弩,才如箭镞为追求,连续4年专业成绩排名第1,综合测评稳居前1%,先后通过英语四级、日语二级等考试。他深耕专业领域,积极参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娱产品应用设计大赛,并取得最受欢迎作品。凭借优异表现,罗杭获国家奖学金荣誉。

   罗杭始终秉持博学笃行,臻于至善的成长理念,在学生工作与兴趣探索中锤炼综合能力。她曾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积极协助师生工作,锻炼统筹协调能力;加入游戏设计设计创新实验室,在前沿技术探索或兴趣爱好中拓展视野;投身一起云支教·携手创未来全国大学生2022年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取得优秀先进个人,以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获奖情况

在校期间,罗杭同学斩获诸多荣誉称号及竞赛成果,部分代表性成果如下:

荣获2022年国家奖学金;

荣获2023年省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荣获2022年度一起云支教·携手创未来全国大学生2022年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优秀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荣获2022年第二届创无止竞全国高校数娱产品应用设计大赛最受欢迎作品

经验分享

谈及大学时光,罗杭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落叶与长河:在飘零处读懂命运的潮汐

九月末收到拟录取通知时,窗外的银杏正簌簌地落,像无数封被退回的申请信。看着朋友圈里同学上岸985的喜讯,心中五味杂陈——原来当年坐在同一间教室的人,早已被命运的浪推向了不同的河岸。某个雪夜记忆突然造访:38度的高烧里,穿着厚重的羽绒服,看《民法典》条文在昏黄台灯下扭成迁徙的鱼群,那时总以为拼命游就能追上潮水的方向。

有时,也常问自己为什么不按部就班的保研至计算机专业。望着窗外被秋风撕碎的落叶——它们有的飘进湖心成了锦鲤的玩具,有的卡在排水沟腐烂成泥,可谁又能说清哪片叶子更正确?凌晨三点抄写《物权法》笔记时,钢笔突然漏墨,染黑了半页用益物权的概念。盯着那团混沌的污渍突然明白:原来命运早就暗中篡改过无数份人生考卷,我们却还在计较分数框里印刷体的红字。

坐在闽江边看货轮驶过,浑浊的浪吞没了甲板上零星的泡沫。终于懂得接受不是躺进宿命的棺椁,而是承认自己终究是片落叶,不必哀叹激流带走了其他同伴,至少江水曾托起过我湿透的翅膀。你看江心那些打旋的涟漪,多像命运的欲言又止——它从不说何为最好,只教人把遗憾也走成风景。

学弟学妹们,若你此刻正为某次挫败痛心,请相信:每片被浪打湿的落叶都会在某个转弯处重新浮起。综述命运从不给我们标准答案,但它允许我们在批注栏里写下:此处曾有落叶似蝴蝶掠过。

罗杭同学的历程是学院众多学子拼搏进取的缩影,愿全体毕业生带着母校的期许,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续写华章,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3.于洋洋

29691

个人简介

于洋洋,女,汉族,共青团员,就读于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软件工程专业。以“探知求新明方向,躬身力行践担当”的信念,在学业、实践与社会服务中展现青年担当,成为学院优秀毕业生的典型代表。毕业之际已通过研究生支教团计划推免至我校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为大学时光交上亮眼答卷。

于洋洋以“格物致知,创新不止”为追求,连续3年综合测评成绩前5%。她深耕专业领域,大一时加入SimRobot算法实验室,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及学科竞赛,作为负责人的省级大创项目《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动物健康监测系统》,现已顺利结项。她连续两期参与学校“青马工程”培训班,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提升自身政治素养。作为校院两级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她用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将党的创新理论传递给身边同学、家乡社区,不断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凭借优异表现,获省级三好学生等荣誉。

于洋洋始终秉持“以行致远,责担于肩”的成长理念,在学生工作与兴趣探索中锤炼综合能力。她身兼数职,曾任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兼职)、校行知青年新媒体中心副主任,现任班级团支部书记、校团委宣传部兼职副部长,组织主题团日活动、科技文化活动月、汇报演出、行知青年讲坛等近百场活动,锻炼统筹协调能力;班级团支部凝聚力强,多次获得“黑龙江省‘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组织工作先进集体”“哈尔滨师范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担任SimRobot算法社团社长期间,组织团队代表学校参加CCPC、蓝桥杯等大型赛事,取得优异成绩,在前沿技术探索或兴趣爱好中拓展视野;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担任家乡鸡西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副队长,累计服务时长500余小时,以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获奖情况

在校期间,于洋洋同学斩获诸多荣誉称号及竞赛成果,部分代表性成果如下:

荣获2022年全国大学生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优秀组织岗志愿者;

荣获2023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荣获2022年黑龙江省志愿者协会优秀志愿者爱心奖;

荣获2021年第二届黑龙江省大学生阿里巴巴1688电商商品数字化创意创业大赛二等奖;

荣获2022年“建行杯”第八届黑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荣获2023年“建行杯”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赛区铜奖;

荣获2024年鸡西市“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志愿者、鸡西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服务队“优秀志愿者标兵”荣誉称号;

荣获2022年校级“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

荣获2023年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学生)”荣誉称号;

荣获2023年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荣获2023年度校级二等奖学金;

荣获2024年校级“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荣获2024年度校级二等奖学金;

荣获2025年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学生)”荣誉称号;

荣获2025年校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经验分享

谈及大学时光,于洋洋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1.尽早规划,夯实基础

“尽早规划,夯实基础”是于洋洋的学习准则。她认为,大学需尽早锚定发展方向,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她始终保持着专业学习的专注度,注重课堂知识与前沿技术的衔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与学科竞赛深化专业理解。她提到,在日常学习中要利用起碎片时间,点亮自己的技能树,在学业与实践的平衡中实现双向提升。

于洋洋始终坚信“大学的精彩藏在课堂之外的100种可能”。学业之外要尽情享受大学生活,她积极参与校院活动组织,在实验室探索技术前沿,在志愿服务中传递温暖。她珍惜寝室生活的点滴,与室友互促互进,也通过组织管理、赛事筹备等经历积累经验。这些不仅锤炼了她的综合能力,更让她在探索中明晰了职业兴趣与价值追求。

2.探寻方向,行动筑梦

她建议学弟学妹“不要美化自己没有走的路”,要在探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并付诸行动。她坦言,大学期间也曾面临选择困惑,但她始终牢记总书记对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殷切嘱托,在行动中寻找答案——主动参加职业规划分享会、与老师深入交流,逐步理清优势与方向。她强调,迷茫是成长的常态,关键在于调整心态、提高执行力,“想都是问题,做都是答案”。

谈及机会,她始终相信“机会永远青睐有准备的人”。从加入实验室到参与社会实践,她始终以开放心态主动捕捉机遇,在积累中等待厚积薄发的契机。如今,她即将踏上支教岗位,“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让青春在祖国边疆的教育沃土上绽放光芒。她希望学弟学妹既能在专业学习中深耕细作,也能在多元的大学生活中舒展自我,以行动响应时代召唤,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成长寄语

迷茫时不要慌,先把脚下的路走成光!

于洋洋同学的历程是学院众多学子拼搏进取的缩影,愿全体毕业生带着母校的期许,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续写华章,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4.高雨

16E49

个人简介

高雨,女,汉族,共青团员,就读于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信念,在学业、实践与社会服务中展现青年担当,成为学院优秀毕业生的典型代表。毕业之际已确定保研至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为大学时光交上亮眼答卷。

 高雨以“求真知、悟真理”为追求,连续3年专业成绩排名第3,综合测评稳居前5%,先后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她深耕专业领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如2024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技术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省赛一等奖。凭借优异表现,高雨获校一等奖学金荣誉。

 高雨始终秉持“知行合一”的成长理念,在学生工作与兴趣探索中锤炼综合能力。投身志愿服务项目,累计服务时长50小时,以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获奖情况

在校期间,高雨同学斩获诸多荣誉称号及竞赛成果,部分代表性成果如下:

荣获2024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知识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

荣获2024年“创新驱动,赋能就业”2024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技术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一等奖;

荣获2024全国大学生高新技术竞赛-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三等奖;

荣获2022年度校级一等奖学金;

荣获2023年度校级二等奖学金;

荣获2024年度校级二等奖学金;

经验分享

谈及大学时光,高雨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1.定策分阶,汇学凝思

“制定合理计划,及时总结归纳”是她的学习准则。每学期开始前,她会根据课程安排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将学习任务细化到每周、每天。在学习过程中,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学完一个章节后,会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整理笔记等方式进行总结归纳,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积极参与,勇于尝试

学业之外,她强调“积极参与,勇于尝试”的重要性。参与科研项目培养逻辑思维,在项目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方案;加入学生组织提升协作能力,与团队成员共同策划、组织活动,在沟通协作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发挥团队优势;投身志愿活动涵养家国情怀,看到自己的付出为社区居民带来帮助,更加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的跳板,不必害怕失败,重要的是在过程中积累经验、认识自己。”

高雨同学的历程是学院众多学子拼搏进取的缩影,愿全体毕业生带着母校的期许,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续写华章,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5.张思萌

59D2

个人简介

张思萌,女,汉族,共青团员,就读于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行稳致远,厚积薄发”的信念,在学业、实践与社会服务中展现青年担当,成为学院优秀毕业生的典型代表。毕业之际已确定保研至南京农业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为大学时光交上亮眼答卷。

张思萌以“格物致知,躬行践履”为追求,连续3年专业成绩排名第2,综合测评稳居前5%,先后通过英语四、六级等考试。她深耕专业领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如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并取得国赛三等奖。凭借优异表现,张思萌获校一等奖学金荣誉。

获奖情况

在校期间,张思萌同学斩获诸多荣誉称号及竞赛成果,部分代表性成果如下:

荣获2024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国家级三等奖;

荣获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省级银奖;

荣获2024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大赛国家级三等奖;

荣获2024年度校级一等奖学金;

荣获2023年度校级一等奖学金;

荣获2022年度校级一等奖学金;

经验分享

谈及大学时光,张思萌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1.勤学善思,敏行致远

“勤学善思,敏行致远”是她的学习准则。高效学习的关键在于专注与复盘。我习惯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每日睡前复盘当日所学,周末进行阶段性总结。遇到难题时,主动与导师和同学讨论,避免闭门造车。

2.赛中砺思,研途炼能

学业之外,她强调“科研竞赛”的重要性:她认为:“科研竞赛不仅是知识的试金石,更是突破思维边界的练兵场。”不要因‘零基础’而畏惧参赛。科研竞赛的核心不是奖项,而是过程中锤炼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思萌同学的历程是学院众多学子拼搏进取的缩影,愿全体毕业生带着母校的期许,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续写华章,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6.辛佳隆

1C44F

个人简介

辛佳隆,男,汉族,共青团员,就读于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软件工程专业。以“青年担当”的信念,在学业、实践与社会服务中展现青年担当,成为学院优秀毕业生的典型代表。毕业之际已确定考入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局,为大学时光交上亮眼答卷。

 辛佳隆始终秉持“知行合一”的成长理念,在学生工作与兴趣探索中锤炼综合能力。他曾担任校学生会宣传部工作人员,组织学生活动,锻炼统筹协调能力;始终在兴趣爱好中拓展视野;大三寒假期间完成社会实践活动,进入居民家中进行志愿活动,以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经验分享

谈及大学时光,辛佳隆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1.以学为基,善用方法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进度,确保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都能有序完成。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计划,保证计划的有效性。

2.拓界砺能,笃志应考

学业之外,他强调“拓展视野范围”的重要性:参与实践活动培养逻辑思维,加入学生组织提升协作能力,投身志愿活动涵养家国情怀。“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的跳板,不必害怕失败,重要的是在过程中积累经验、认识自己。”在考公道路上多多约束自己,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多了解时事拓宽视野,坚持住不放弃,主动了解招聘信息,明确报考条件:详细了解公务员考试的报考条件,包括年龄、学历、专业等要求,确保自己符合报考资格。了解考试内容和形式:公务员考试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通常考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和申论,部分岗位还需考查专业科目。面试主要有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

保持良好心态:考公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遇到问题及时调整心态,坚持不懈地努力。

辛佳隆同学的历程是学院众多学子拼搏进取的缩影,愿全体毕业生带着母校的期许,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续写华章,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